“我替你考了,就不去了。”
北大教授儿子不上大学?濮祖荫接受不了,双方各退一步。朴树同意尝试,但高二那年她一意孤行,辍学了。
濮祖荫怕儿子在社会上受苦后回来,于是低声下气地找了很多人,最后帮他保住了一年学籍。
濮祖荫当时觉得儿子还是有出路的。如果他在音乐上没有成功,他就可以继续他的学业。
为了朴树,他像朴祖荫一样傲慢,谦虚到两次求人。但是作为父母,谁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呢?可惜当时的朴树并不知道父亲的深爱。
退学后,朴树在家呆了两年,直到学籍到期。
我爸不敢轻易发火,我妈就来朴树提醒他,要不要出去给你找个端饭的工作?这时候,朴树才发现,他要养活自己。于是找到高歌,想卖点歌赚钱。
高信誓旦旦地说:正好我一个哥们刚从美国回来,开了一个还不算啥的公司。来当歌手吧。
伙计,那是宋克,公司是麦田公司。
在高的帮助下,朴树于1996年录制了他的第一首独唱单曲《冬天的火车》。1997年发行个人单曲《久违的海》。可惜两首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。
转折点是在1999年。
这一年,朴树发行了自己的首张个人音乐专辑《我去公元2000年》,收录了《在希望的田野里》、《那些花》等10首歌曲,其中《白桦林》获得了数十个奖项,让朴树一夜之间闻名全国。
之前朴树多次向父亲表达自己追求音乐事业的决心,但只要不做出成绩,朴祖荫总有一天会为他规划退路,总是担心儿子眼高手低。
但《我去公元2000年》的成功,终于让濮祖荫松了一口气。
之后朴树的音乐生涯几乎一帆风顺,每一首单曲的发行都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风波。《我到2000年》之后,《夏生花》《猎户座》等专辑相继发行。
出道十几年,专辑不多,但每首都是极品中的极品。
朴树成名后,有人采访朴祖荫:“我儿子没有走你的路,你没有阻止他吗?”
濮祖荫回答:“我自己不懂音乐,但我尊重孩子的兴趣。音乐是他的生命,就像学术是我的生命一样。”
濮祖荫的回答其实是假的。
蒲祖荫的音乐非常好,达到了小提琴的一级水平。
但是浦祖荫为什么要那样回答记者呢?因为浦祖荫知道堵是没用的,既然没用,不如做个幕后人替儿子打掩护。
表面上看,朴树作为名门望族是叛逆的,但实际上,在他叛逆的背后,总有一个父亲的支持。就算朴树最后在音乐上没有任何建树,他的人生止损线早就被父亲定义好了。
这大概就是天下父母之爱吧。很明显,我尽力为你掩饰,但最后,我还是淡淡地说了一句,我不懂音乐。
在《鲁豫有约》的一段采访视频中,鲁豫问朴树见过父亲几次?
朴树不太承认,和父亲之间似乎总有隔阂。
这个差距来自于他那一年丢掉的0.5分。
年轻时的叛逆。
从父母期望他考上北大,成为科学家,他选择了退学,最后拿到了高中毕业证。
朴树的内心其实是以父母为耻的,却不知道濮祖荫已经以他为荣了。
但濮祖荫是传统的型领导,明明以儿子为荣,却总是关心其他的一切。
2000年,听说儿子要,濮祖荫和刘萍早已搬好凳子,坐在电视机前,等着看儿子。
濮祖荫看到朴树的样子后,厌恶地对别人说:“这小子总是拉着脸,好像别人欠他钱似的。”
但说完之后,我立刻盯着电视,生怕错过每一秒。然后我把视频存了下来,时不时自己回放。
有一次,濮祖荫做了一个空间物理的讲座。总的来说,据主办方介绍,浦祖荫是物理学家,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,双星计划发起人。但是这一次,组织者说:
“这是朴祖荫,朴树的父亲。”
说完,台下二三十名研究生起立鼓掌。
航天界的同事开玩笑说“你老了,现在还不如你儿子出名”。他自豪地说他比我更出名。
因为朴树的走红,濮祖荫不再只是双星计划的发起人。
而是濮祖荫,朴树的父亲。
然而,这不是一个科学家的悲哀,而是一个父亲的荣耀和光辉时刻。
很多不了解朴树家庭的人都很好奇。为什么一个高中毕业生能写出这么优美浪漫的歌词?
朴树虽然高中学历,但身后有两位北大教授。
虽然我们一直在喊这不应该是一个争爹的时代,但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争爹的世界。
不仅仅是物质上的,还有精神上的,教养上的,性格上的,知性上的等等。
做朴树不容易,做濮祖荫更难。
他是北大的博士和物理学家,但他也有教育智慧:面对儿子的越轨行为,他没有选择盲目地杀死他,而是选择默默地托起他。
文章来源:《华人时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hrs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1482.html